42岁男子查出肠癌晚期 他的错很多人都在犯
42岁的王先生躺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病床上,对于自己接下来的一系列手术、放化疗阶段忧心忡忡,“我才40多岁,怎么就得了肠癌,还是晚期了?”
让王先生懊恼的是,仅仅半年前,他的体检状况一切正常,特别是几个肿瘤标志物没有一项异常,怎么只有半年时间,晚期肿瘤就找上门了?
王先生的悲剧并不是孤例,在各大医院的体检中心以及肿瘤科,那些只看重肿瘤标志物而忽视相应影像检查的病人并不少见,当他们确诊癌症后,都会忍不住抱怨:为什么体检时肿瘤标志物检查正常?肿瘤是什么时候跑出来的?
记者搜罗了几家医院的体检、肿瘤科数据,为大家好好说一说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这件事,它和肿瘤到底有什么关系?
1肿瘤标志物的“障眼法” 让他没能早早发现肠癌
王先生是一家国企的中层领导,身材削瘦的他工作很忙,不过王先生很注重每天的饮食,工作再忙也要保证按时的一日三餐。
半年前,单位组织了体检,已经步入中年的王先生把每年的体检当做一次大考,而这次的考试成绩很不错,除了肺部有些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外,同龄人开始出现的毛病在他身上一点都没有。
这其中,就包括肿瘤标志物,王先生检测的肿瘤标志物共有5项,这些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这样的体检结果,让王先生放心了大半年,直到一个月前,王先生出现了频繁腹痛,以为是胃部毛病的他,吃了几天胃药都不见好,这才想到上医院做检查。
直到做了肠镜后,医生才在王先生的肠子里发现了肿瘤,活检显示这已经是恶性肿瘤了。
“半年前体检完全没问题,怎么突然就有了肠癌?”看到结果的王先生傻了眼,再翻出体检报告仔细看了一遍,肿瘤标志物正常,指检也正常,肠癌到底是怎么来的?
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医生仔细询问了王先生的病史,却忍不住摇起了头,“你太大意了,其实你的肠癌可以更早被发现的。”
原来王先生的父亲就是一位肠癌病人,翻出他的病理报告,发现两人的肿瘤细胞位置都出奇一致。
“王先生有肠癌家族史,体检时更应该关注这个毛病,比如加上肠镜检查项目。”浙江省人民医院健康促进中心主任胡培英说,不幸的是,王先生属于肿瘤标志物不敏感的人群,这项检测没法反映出体内的肿瘤情况,半年前的体检报告单看上去很健康,其实已经埋下了隐患。
2肿瘤多处转移 肿瘤标志物仍然正常
在王先生身上,肿瘤标志物像是在施展“障眼法”,让后知后觉的王先生追悔莫及,而更夸张的例子发生在71岁的毛奶奶身上,她体内的肿瘤已经多处转移,可肿瘤标志物仍然在正常范围内。
在杭州市肿瘤医院中医肿瘤综合科病房里,毛奶奶正在接受化疗,床边陪护的子女细心照护着。
“重视每年的体检没有错,但也不能光看肿瘤指标,在我碰到的肿瘤患者中10个中差不多有3个肿瘤指标是正常的,你们的母亲就是那3个中的1个。2年前老太太第一次来做治疗时,全套15项肿瘤指标检查结果没一项异常。多数患者到了晚期基本上都会在肿瘤指标上有所表现,但你们的母亲如今已多处转移了,肿瘤指标依然是全部正常。”丁纪元说。
3从大数据看 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确诊的关系
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和确诊肿瘤之间有什么关系?浙江省人民医院做了统计,今年1到10月体检人数69725人,每一个人的体检套餐中都有至少4项的肿瘤标志物检查,近7万人的体检中,有99人确诊出肿瘤,“而其中只有10人的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浙江省人民医院健康促进中心主任胡培英说。
换句话说,另外的89人的肿瘤标志物没有出现重大异常,而他们分别是通过CT、B超、胃肠镜等影像学检测发现问题的。
4 光看肿瘤标志物不能确诊肿瘤 为什么还要检查
看完几家医院体检中心的统计,我们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肿瘤标志物和确诊肿瘤的关系并不密切。
可如果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方面检查?“肿瘤标志物异常不意味着得了癌症,得了癌症肿瘤标志物也不一定异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陈佳琦博士说,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确诊上只有参考意义,在临床中不同的标志物,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5 我们该怎么对待体检中的肿瘤标志物?
如今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大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肿瘤指标,而是应结合B超、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综合评估才更科学。
杭州市一医院体检中心的潘韵峰主任说:“对于肿瘤指标,我们的原则是:个别肿瘤指标略升高,不一定得了肿瘤。
应该正视、重视、理性对待,有时炎症也会导致升高,所以过半月左右复查并动态观察,结合其他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对于肿瘤指标二倍以上增高、进行性升高、几个指向同系统的指标同时升高,或者有肿瘤家族史、有肿瘤高危因素者,这几种情况临床意义都比较大。”
6怎么做防癌体检? 教你读懂体检报告单
好不容易完成检查,拿到报告却一头雾水?尿酮体、胆固醇、甘油三酯…这些指标都是什么意思?教你如何看体检报告单。
上一条: 年度十大胃肠病学文章,你必须了解!
相关行业知识
- 保健从肠道开始
- 养生警惕: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图)
- 预防大肠癌 先要学会自检肠道
- 【最新科研动态】肠道菌群会影响大脑
-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 <健康新知> 研究发现节食可能让人变傻
- 《名医有话说》大便异常警惕大肠癌—直肠癌的防治
- 《涨姿势》肠道里的惊天大秘密!
- 《肠道健康三大法则》
- 咸阳瀚林中医结肠病研究所提供溃疡性结肠炎特色疗法
- 年度十大胃肠病学文章,你必须了解!
- 短10句话,国医大师一辈子的“养生秘诀”
- 知否?知否?肠道菌群又显神功!
- 国内首个结直肠癌患者指南发布 扫码带走
- 《英国医学杂志》:在「吃饭」这件事上,这些国家都输给了中国
- 360万数据暴击,便秘、吃泻药都会增加心血管风险!
- 近期肠道菌群领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览
- 息肉明明切除了,为啥还是得了大肠癌?只因忽视了一个细节
- 想长寿,肠道要养好!这5大方法,让你终身受用
- 通过排便区分结肠癌和结肠炎,来看看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