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资讯内容

你还只关注“病从口入”?“病从心入”才是未来!

编辑:咸阳瀚林中医结肠病研究所  时间:2017-05-04

        大概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心情愉快时,胃液分泌活动旺盛,胃口特别好;当遇到烦心事,焦虑、忧愁、恐惧时,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功能受到影响,就会食不甘味。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消化系统疾病中功能性胃肠病、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呃逆、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吞咽困难、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多与情绪因素相关。炎症性肠病在不良精神刺激下,也可使病情加重。现如今,我们仅仅关注“病从口入”是不行的,“病从心入”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综合医疗机构中的心理障碍”全球合作研究报道,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中有99.1%是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到综合性医院就诊的。70%以上的消化门诊就诊病人为心身疾病,其中,54~100%IBS(肠易激综合征)存在精神心理异常,65%的FD(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焦虑作为第一主诉。

处置消化心身健康问题日益成为消化专科临床实践中的巨大挑战。然而,就诊于消化专科的患者,即便是合并存在精神和心理障碍或心身患病因素,他们的主诉和治疗诉求却主要是胃肠道的症状。如不恰当处置相关的心身健康问题,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从广义上来说,功能性胃肠病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但是它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心理疾病通常是功能性胃肠病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而且两者也是相伴相随。这就为消化科的医生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可以依据最新的罗马Ⅳ标准,我们可以很好的诊断患者器质性的疾病,而与之相伴随的心理疾病又该如何处理?又该如何与患者沟通呢?

        这就为我们消化科的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化科医生必须具备功能性胃肠病以及伴随的心理疾病两方面的知识,并且有很好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关系,这些对于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西安结肠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