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只关注“病从口入”?“病从心入”才是未来!
大概所有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心情愉快时,胃液分泌活动旺盛,胃口特别好;当遇到烦心事,焦虑、忧愁、恐惧时,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功能受到影响,就会食不甘味。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消化系统疾病中功能性胃肠病、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呃逆、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吞咽困难、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多与情绪因素相关。炎症性肠病在不良精神刺激下,也可使病情加重。现如今,我们仅仅关注“病从口入”是不行的,“病从心入”也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综合医疗机构中的心理障碍”全球合作研究报道,患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中有99.1%是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到综合性医院就诊的。70%以上的消化门诊就诊病人为心身疾病,其中,54~100%IBS(肠易激综合征)存在精神心理异常,65%的FD(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焦虑作为第一主诉。
处置消化心身健康问题日益成为消化专科临床实践中的巨大挑战。然而,就诊于消化专科的患者,即便是合并存在精神和心理障碍或心身患病因素,他们的主诉和治疗诉求却主要是胃肠道的症状。如不恰当处置相关的心身健康问题,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从广义上来说,功能性胃肠病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但是它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心理疾病通常是功能性胃肠病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而且两者也是相伴相随。这就为消化科的医生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可以依据最新的罗马Ⅳ标准,我们可以很好的诊断患者器质性的疾病,而与之相伴随的心理疾病又该如何处理?又该如何与患者沟通呢?
这就为我们消化科的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化科医生必须具备功能性胃肠病以及伴随的心理疾病两方面的知识,并且有很好的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的关系,这些对于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条: 肠道菌群与大肠癌的关系
下一条: 腹泻小常识!
相关行业知识
- 保健从肠道开始
- 养生警惕: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图)
- 预防大肠癌 先要学会自检肠道
- 【最新科研动态】肠道菌群会影响大脑
-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 <健康新知> 研究发现节食可能让人变傻
- 《名医有话说》大便异常警惕大肠癌—直肠癌的防治
- 《涨姿势》肠道里的惊天大秘密!
- 《肠道健康三大法则》
- 咸阳瀚林中医结肠病研究所提供溃疡性结肠炎特色疗法
- 肠道菌群与大肠癌的关系
- 结肠息肉竟与那些年用过的抗生素有关
- 无症状体检,切莫遗漏胃肠镜!
- 《细胞》:寿命最高延长40%!华人科学家打开了肠道微生物与长寿之间的大门!
- 直肠癌的6类高危人群有你吗?
- 显微镜下结肠炎——病理诊断是唯一
- 滥用这两种药 居然有导致肠癌风险!
- 肠癌一发现就是晚期!这些肠癌早期症状,你一定要知道
- 研究发现导致结肠直肠癌的“罪魁祸首”!
- 消化科主任:养胃没有偏方,记住4个提醒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