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出差旅游老是腹泻便秘?肠道菌群惹的祸,学会用食物讨好它们
近年来,“肠道菌群”这一名词在科学界名声鹊起,迅速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很多大牛杂志上站稳脚跟,一篇篇重量级科学文献陆续发表。肠道菌群由于在体重控制、机体免疫、疾病预防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益处多多,在医学知识比较薄弱的普通人群中也圈粉无数。
这些用肉眼都看不见的“小家伙”,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它们是如何造福自己的“本土领地”——人体消化道的吧!
说到肠道菌群的威力,要一个最接地气的讲,就是水土不服。事实上,有些特定的人群和地域,拥有着某种食物专属的消化菌。
如四川人的肠道细菌,有专门分解辣椒用的细菌;日本人的肠道细菌,有专门分解海苔用的细菌。
这些专属细菌在一个长期不食用辣椒、海苔的人的肠道中会慢慢衰退,因此,并非这些专属的人群,一旦食用以上食物就很容易引发腹泻或便秘等肠道疾病哦。
要想肠道菌群不“作妖”,就要用食物“讨好”它们。
肠道菌群会根据一个人长期的饮食习惯和需求来做调整,有需求会缓慢建立适应的菌群,某类没有需求的菌群会慢慢衰退。也就是说,肠道菌群都是吃进来的,吃什么就形成什么。哈哈哈,就是这么智能!
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肠道菌群的神奇技能
1.促进营养吸收
肠道菌群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3类。当肠道环境健康时,这3类细菌维持一个动态平衡状态。此时,有益菌发挥主导作用,它们可以把食物分解成有用的营养物质,促进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并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防止有害菌制造出有害物质。同时,还能让那些吃进体内的食品化学添加物或是无法成为营养成分的物质在开始危害身体前就能被排出体外。
2.强健免疫功能
当肠道内的菌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有益菌就会在营养竞争上占绝对优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能对人体产生明显益处的优势菌群就会在肠道内得以很好地生长与繁殖。大量的有益菌就会在肠道壁上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将“吃”进人体的病原体挡在门外,进而营造出健康的肠内环境,也强化了肠道的免疫能力。
3.改善“肠易激”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其实就是你的肠子变敏感了,在冷、热、压力等因素刺激下,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就随之而来。其实,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失衡有重要关系。肠道菌群失衡不仅会加速对小肠保护屏障的破坏,也会让肠道炎症更加严重。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健康者在感染沙门氏菌后,会破坏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引发胃肠炎症的同时,也会使人出现肠易激综合征症状。所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将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4.缓解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它不仅会导致人体严重腹泻、便血和反复的腹痛及腹部绞痛,而且随后会导致一系列继发症状,如疲乏、体重迅速下降、营养不良,以及失血引起的贫血等。更糟糕的是它还会引起并发症,如肠梗阻。肠道菌群内的有益菌发酵时,会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和丙酸。这些发酵产物可以调控肠道内特殊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表达,起到抑制肠道内炎症,缓解炎症性肠病的效果。
5.防治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和肠道菌群失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肠道菌群失衡时,过度繁殖的有害菌会加重肠道炎症,并破坏肠道黏膜屏障,让肠道黏膜的上皮细胞无法得到完全修复,最终使其转化为瘤细胞并加速细胞癌变的恶变。而通过调节人体的肠道菌群平衡,能改善肠道内环境,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肿瘤的能力,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关行业知识
- 保健从肠道开始
- 养生警惕:人体有4个地方最脏(图)
- 预防大肠癌 先要学会自检肠道
- 【最新科研动态】肠道菌群会影响大脑
-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 <健康新知> 研究发现节食可能让人变傻
- 《名医有话说》大便异常警惕大肠癌—直肠癌的防治
- 《涨姿势》肠道里的惊天大秘密!
- 《肠道健康三大法则》
- 咸阳瀚林中医结肠病研究所提供溃疡性结肠炎特色疗法
- 最新中国“癌症地图”公布!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 “还原论”到“整体论”:治疗脑部疾病的关键可能在我们的肠道中
- 世界癌症权威机构公布:很多癌症是吃出来的,生活注意这几点!
- 肠道比你老10岁!学会7招给肠道减龄,让“肠”享“寿”,让人长寿
- 每个幽门螺杆菌携带者,都是移动的“致癌物”传染源
- 八大院士支招不要人为“诱发”肿瘤
- 肿瘤专家李忠:打造癌细胞无法生存的内部环境!让健康伴随左右!
- 将9种食物加入食谱,增强你的免疫力
- 三种食物增加肠道有益菌
- 消化不良不能一直拖!两个症状持续出现,最好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