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产品详情
不吃药,不打针,不忌口,不住院,不复发,
30天还您一副好肠道,肠镜验证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
一、定义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侵犯直肠和结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以腹痛、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迁延不愈,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亦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少数呈爆发型发病,病情危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溃疡性结肠炎典型发病部位
二、诊断
肠镜检查是反映结肠溃疡病变深度和范围最准确的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初期的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点状出血、小糜烂;活动期内镜下典型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水肿,糜烂,黏膜呈颗粒状、粗糙,易脆,失去正常的血管形态。
病变起始于肛直肠连接,并向上均匀蔓延,可直达回盲瓣。
通过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三、病因
1、免疫因素;2、遗传因素;3、环境饮食;4、其它因素。
四、临床症状
1、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2、血便、粘液脓血便;3、腹痛;4、里急后重;5、其他症状(上腹饱胀不适、嗳气、纳差、恶心、呕吐)。
五、并发症
1、局部:大量便血;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息肉;癌变;肠狭窄;直肠及肛周病变。
2、全身:肝脏病变;关节炎;皮肤损害;眼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生长迟滞;小肠炎;药物治疗本身带来的并发症。
六、治疗
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药物
1、柳氮磺胺吡啶(SASP)
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经多年,有效,但副作用大,会出现皮疹、粒细胞减少、肝肾损害及胰腺炎等,其发生率与用量成正相关。
2、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包括:美沙拉嗪(Asacol)、潘太沙(Pentasa)(Mesalamine)(Mesalazine)、偶氮水杨酸(Olsalazine)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能使70%—80%的患者疾病缓解,不良反应减少。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使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迅速改善,长期使用全身副作用大。
4、免疫抑制战免疫调节剂
疗效不稳定,有一定的副作用,慎用。
5、灭滴灵
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疗效。但用量大、用时较久,易发生胃肠反应。
6、抗感染药和其他药物
均可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症状,但不宜作为常规用药。
7、中医中药
效果良好。
总结
以上药物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均有效。但都不能解决治愈的难题,用药缓解,停药复发,在日常饮食上限制较多。
七、特色治疗——治愈溃疡性结肠炎
“靶向整合平衡液”高度浓缩提取中药制剂,每天一次治疗,一次100毫升,无痛深入灌肠,自然状态下保留10-24小时。基础药物组成:麝香、牛黄、红花、珍珠、血竭、枯矾、白芨、青黛等,直接作用溃疡黏膜,促进新的黏膜细胞生长,溃烂的黏膜细胞脱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有效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达到治愈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不再复发。